直擊移工羽球賽:不同國籍的移工們卸下勞動者身分,也交織出真摯的跨國情誼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在台移工休假時的休閒選項常因「時間有限」而行程滿檔,不到24小時內,往往是移動、移動、再移動,許多熱愛羽球的移工們會在假日時搭乘大眾交通工具前往各縣市比賽,或抓緊時間選一處靠近工業區的球館練球,還一邊直播給遠方的親友觀看。

文:官安妮

「我以為今天不會舉辦比賽了,因為Covid很嚴重,能來比賽真是太好了」

Tari是一位印尼看護工,每個月僅休假一天,每次一放假,筆者就會在她的臉書動態上看到她與一群羽球好友四處征戰,或到球館練球的直播。在臉書上,有不少移工組成的羽球社團,其中一個是KOMUNITAS BADMINTON INDONESIA TAIWAN(KBIT),他們在社團內交流著球館、運動用品、比賽資訊。

在台移工休假時的休閒選項常因「時間有限」而行程滿檔,不到24小時內,往往是移動、移動、再移動,許多熱愛羽球的移工們會在假日時搭乘大眾交通工具前往各縣市比賽,或抓緊時間選一處靠近工業區的球館練球,還一邊直播給遠方的親友觀看。而從移工們的參賽經驗中,可大致分為移工自辦賽事、球館主辦賽事、台灣大專院校主辦賽事、仲介公司主辦賽事,或縣市政府勞工局主辦賽事。

日前台中中興大學體育館舉辦了一場盛大的羽球盃賽,主辦單位為美家人力資源股份有限公司,吸引了以在中部工作為主的移工們參加,但也不乏來自高雄等台中以外縣市的移工參加。

此次賽事主辦單位從去年(2020)10月就開始公開宣傳,為了更瞭解移工們的需求,他們特地在賽事規劃階段走訪多處中部羽球球館,不少移工們在球館練球時看到賽事資訊而報名,也有部分移工透過雇主、公司代為報名。

1月17日賽事當天,雙語人員忙碌著為移工球員們量體溫、檢錄資料,沿途也設有多語指標,進入羽球場前,觀眾們可透過電腦螢幕即時掌握每一個球場的比數,也可以掃描QRCODE,掌握每位支持球員的賽事成績。

印尼選手們賽前合影
印尼選手們賽前合影
即時賽事成績轉播螢幕_(1)
即時賽事成績轉播螢幕

本次賽事開放給所有持居留證的外籍人士報名,現場以印尼為最大宗,還有越南、馬來西亞、西班牙等國人士,賽事進行了約一小時後,主辦單位舉辦正式開球儀式,並宣布本次賽事報名費全數捐給長期從事移工庇護工作及個案服務的「桃園市群眾服務協會」,現場也飄揚著印尼及越南國旗,移工們先禮後兵,互相吆喝著自拍留念,沖淡了比賽的煙硝味。

羽球賽報名費全數捐至桃園市群眾服務協會
羽球賽報名費全數捐至桃園市群眾服務協會

賽事逐漸進到尾聲時,進入複賽的雙打組合紛紛出爐,球場上幾家歡樂幾家愁,球邊親友團及翻譯老師都緊張地為同胞加油,一位在台8年的越南翻譯老師一邊加油一邊補充:「越南人很團結,這次雖然越南移工報名人數不多,但我很珍惜可以為他們加油的機會」,最後鎩羽而歸,無法進到複賽的越南移工阮廷寧,嚴肅地跟隊友檢討完後,轉而輕鬆地跟筆者聊著剛剛的表現。他喜歡在每場賽事跟不同國籍的人交朋友,在台中精密園區工作的他,當初直接用Google地圖搜尋附近球館,因為喜歡練習中文,所以對於跟球館的台灣人打球不會排斥,但還是很希望能找到更多同鄉一起練球,後來他試著在網路上號召同鄉,並在網路上開設了一個羽球社團。和筆者分享完,他隨即跟一位經過身邊的印尼移工握手致意,這樣單純真摯的球場情誼也讓裁判陳如雨印象深刻,他認為外籍朋友們珍惜每次機會、球風積極,彷彿每一刻都享受其中,就算輸球了,也會馬上互相跟對手開開玩笑,很活潑可愛。

拿下冠軍的越南組合奮力跳殺
拿下冠軍的越南組合奮力跳殺

那日還是難免發生了一些讓外籍人士不知所措的小插曲,在其中一場激烈的賽事中,筆者觀察到有位球員不慎拉傷,然而球員當下隨即脫口而出的詞彙是「我抽筋了」,這讓裁判們不知如何是好,因為球員如果抽筋是不能請醫護人員進場的,球員需清楚表示「我受傷」、「我拉傷」,裁判才有權利請醫護人員。這些球場規範或許移工們都懂,但礙於中文詞彙有限,因而造成現場一陣混亂與等待,還好最後由美家樂齡長照機構護理師擔任的醫護組仍順利進場,為球員進行擦藥及指導舒緩肌肉動作。

醫護人員指導拉傷之球員舒緩肌肉
醫護人員指導拉傷之球員舒緩肌肉

當賽事進到四強賽後,馬來西亞與印尼對決三、四名,越南與印尼對決冠亞軍,現場火藥味十足,場邊形成印尼、越南壁壘分明的加油團,越南以整齊劃一的加油聲為同胞加油,印尼則拿起手邊礦泉水瓶當起加油棒,越南加油團頻頻轉頭跟印尼人說「太吵了太吵了」,印尼加油團不甘示弱地回應,越南加油團突然出奇招,大喊「INDONESIA!」下一句接著喊「cố lên!(越南語:加油)
」,打亂印尼加油團的節奏,大家一來一往,彼此面帶微笑開開玩笑,稍微緩解了緊張的比賽氣氛,但隨著比數始終拉不開,台上的翻譯老師也激動地加入帶頭喊口令的行列,全場印尼語、越南語加油聲此起彼落,在場的台灣觀眾們想必當下感受到身在台灣,卻彷如在國外般的文化衝擊吧!

冠軍賽後越南移工與加油團合影
冠軍賽後越南移工與加油團合影

最後冠軍由越南的Van Duy Thong、Pham Van Manh拿下,越南加油團揮舞著國旗衝入場內,彼此開心擁抱著。敗下陣的印尼組合Bagus和Ruswanto幽幽地和筆者坦言:「不會難過啦!比賽能釋放我們的工作壓力,打球要開心,這是最重要的!」隨後印尼移工Bagus上前關心甫拿下冠軍,但腳痠到趴在球場上的越南移工,透過一場場賽事,不同國籍的移工們卸下勞動者身分,展現對運動的熱愛與堅持,也交織出真摯的跨國情誼。

女子組參賽選手合影_(1)
女子組參賽選手合影

在台灣日以繼夜、不停奮鬥打拼的外籍移工們,長期制式化的高勞動付出,也為他們的身心帶來一定程度的疲勞及傷害,筆者相信「休假」除了是基本人權外,亦能讓移工們透過自主決定休閒活動,獲得身心修復的機會,不論是運動、聚會或者是場深沉睡眠,對於勞動者而言都是必要的,期許未來在台灣工作的每位外籍移工,都能獲得適切的休假及休閒選擇,畢竟「休息是為了走更長遠的路」啊!

延伸閱讀:

責任編輯:吳象元
核稿編輯:杜晉軒